华表奖带来“泼天”流量!“影视+旅游”上演市北文旅大戏
随着华表奖的星光洒落青岛海滨,连日来,黄渤、黄晓明等众多知名青岛籍艺人纷纷发出“来青岛‘哈啤酒,吃蛤蜊’”的观光邀请,这也为坐落着青岛啤酒博物馆、登州路啤酒街、台东步行街等烟火美食胜地的市北区带来了一波泼天的“流量”。
影视与市北的缘分远不止于此,从《父母爱情》的复古风情到《送你一朵小红花》的市井烟火,近年来,众多影视作品将镜头对准市北的街巷、港口与工业遗产。如同《繁花》带火上海黄河路,《我的阿勒泰》激活新疆旅游季。在市北区,“影视+旅游”的浪潮席卷而来,酝酿着文旅融合的下一个“顶流”。
青岛影视之都的名号之所以响亮,得益于青岛影视基地产业集群的蓬勃发展,与其相辅相成的,还有青岛旖旎的自然风光和多彩的城市风貌。其中,市北区凭借独具魅力的建筑风格,百年存续的工业遗产以及烟火升腾的城市风貌,成为影视创作的“天然摄影棚”,让青岛拍得了“大片儿”,也接得了“地气儿”。
在电影《抓娃娃》里,四面合围的二层建筑“有余里”,作为沈腾饰演的马成钢长大的地方,唤醒了观众“一秒回到童年”的时代触感,展示了青岛特色历史建筑里院独有的风味与魅力。同样,位于馆陶路22号的青岛取引所、大鲍岛文化休闲街区的里院建筑集群等特色历史建筑,也曾为《父母爱情》《青岛往事》等多部电影、电视剧提供拍摄场景,还原那份独属于七八十年代的风韵。
老厂房,记录着市北区百年来的城市荣光,如今,被一代代人悉心保护,成为珍贵的时代遗产,让你一走进厂房,就仿佛看到了那些热火朝天的日子。在四方机厂1900园区,《美好的日子》等影视作品将工厂里的奋斗场景再现,成为年代剧的理想取景地。纺织谷里,《天才基本法》《婚姻的两种猜想》等剧集以工业质感重塑现代审美,打造了历史与时代交锋的独特美感。在青岛国际邮轮港区,TEU集装箱部落点缀《抓娃娃》的喜剧瞬间,综艺《十天后回到现实》也将这座现代化的港区展现在公众视野,深入展现了港区的发展新貌。
《送你一朵小红花》里,一场一镜到底的虚拟旅行,让埠西海鲜市场因此声名大噪,由本地市场一举跃升为“治愈系”打卡地。要在青岛拍摄市井烟火气,市北可谓味道“最正”,无论是电影《倒数说爱你》中台东步行街霓虹闪烁的街巷,还是《南来北往》中取景的馆陶路3号、友谊商店,这些取景地不仅是影视作品的亮眼背景板,更是市北城市记忆的载体,无论何时来这里观光漫步,都能让人体味到浓郁的年代感与烟火气。
从影视回到现实,如何“去短期化”,将文化“流量”化为文旅“留量”,是市北努力探索的课题。
被《抓娃娃》“带火”的有余里,在电影上映后及时开放免费游览,怀旧的三味书屋、斑驳的墙面、破旧的楼梯再现了经典场景。后续,在做强沉浸式影视取景地的同时,有余里又引入复古商店——友谊商店,复古道具、时装屋、迪斯科舞厅等沉浸式体验吸引了大量游客驻足,商店还对照《抓娃娃》拍摄场景,挖掘出200多个同款打卡机位进行跟拍服务。
同样尝试将影视场景与文旅热度进行融合的,还有《送你一朵小红花》的取景地埠西海鲜市场。在电影热度消退后,埠西海鲜市场以“AB面”的反转效果为游客提供了充满“惊喜感”的文旅体验。游客看到电影中既空灵又具有生活感的“A面”,怀着打卡的心态来到这里后,却意外触碰到的极度贴近青岛真实日常生活化的“B面”,市场在原有功能之外丰富了青岛特色餐饮美食,促使这里实现从“打卡地”到“消费场景”的转化。
与此同时,原本就以文旅目的地见长的四方机厂1900园区、纺织谷、大鲍岛文化休闲街区、青岛国际邮轮港区等地也适时推出配合影视热播剧的文旅体验。四方机厂1900园区内,中车四方历史文化馆还原了老厂房的工作场景,为后续影视剧拍摄提供更多场景选择;纺织谷里,包豪斯车间、红砖长廊、1902美术馆、国棉大道、时光艺术长廊,潮流店铺等“工业风”景观除为影视剧、短剧拍摄提供丰富场景之外,也是市民平时品咖逛展的好去处;在大鲍岛文化休闲街区和青岛国际邮轮港区等热门旅行地,拍立得、复古照相馆、主题咖啡馆等业态丰富影视游深度体验的同时,也让消费链条得以延长。在市北,影视作品为文旅提供情感触达,文旅体验通过场景培育反哺行业认同,以此形成了可持续的价值循环。
影视与文旅的融合,需要构建供需不断平衡的升级链条。对市北而言,只有当影视的流量红利转化为城市文化的内生动力,文旅大戏才能常演常新。正如市北区在《政府工作报告》在2025年工作安排中所规划的,用好文化阵地,不断丰富场景资源,实现文化、产业双重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