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游娱乐-「有态度的娱乐门户网站」

九游娱乐网站,青春梦想的造梦师
九游娱乐影视,以粉丝经济为驱动,开启影视IP创新与文化内容多元化新时代!

郑州黄河畔 “竖”起影视产业带

  

郑州黄河畔 “竖”起影视产业带(图1)

  1个月狂揽200+剧组!郑州市金水区大志影视基地试运营即爆满,50+实景场地一站式服务供不应求,排期已到9月

  日前,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郑州市打造“微短剧创作之都”工作实施方案(20252027年)》(简称《实施方案》),争取到2027年,全市微短剧市场规模达到100亿元。近日,记者实地探访揭秘郑州打造百亿“创作之都”的金水密码。

  在基地内部,50余个室内实景如拼图般铺开。复古的长廊里,演员们正在整理服装,为“军阀宴会”戏份做最后的准备;而不远处的地铁站实景现场,导演正对着监视器大喊“卡”,这里地铁站闸机、车厢、站点,都是按线复刻。

  “平均每天有八九个剧组拍摄,最多时一天接待了15个剧组。”大志影视基地运营总经理赵建亭表示,基地打造的是真正的一站式全链条产业基地,除了丰富的场景,还设置了演员工会、住宿、餐厅、摄影灯光器材租赁、专业人员支持等配套服务,基本可以实现“拎包入驻”。

  “基地今年4月份开始试运营,已接待了来自全国各地数百个剧组。刚刚过去的7月份,就有200多个剧组在此拍摄。”赵建亭介绍,现在基地供不应求,剧组想租用场景,至少需要提前半个月预约。

  据了解,大志影视基地项目分为三期,目前,试运营的是一期项目。一期除了现有的“民国风大堂及会所”“霸总办公室”“医院”“地铁站”等特色场景,还有2000平方米的中部首个XR虚拟拍摄工场,年代街区、民国风情街等实景场地正在建设中。二期工程规划有主题酒店、产业学院、唐宋风格府邸及街区、办公楼、仓库等功能,计划今年底动工。三期将通过马渡村、来童寨村、黄岗庙三村区域联动,打造黄河南岸影视产业带,推动基地从“单一产业园”升级为“全域影视生态圈”。

  完整的产业链,是金水区吸引剧组的核心竞争力。据统计,目前,金水区集聚各类文化传媒公司500余家,短剧拍摄企业50余家(规模30~100人),带动全产业链就业超2万人。覆盖了摄影、服装、灯光、道具、化妆等影视拍摄全流程的专业配套服务,形成了一条从剧本创作、拍摄制作到后期处理、平台发行成熟的产业链条。

  九游娱乐公司实力

  显著的区位与成本优势,是金水区在微短剧赛道站稳脚跟的重要支撑。金水区突出的交通枢纽地位、相对一线城市显著的成本优势、丰富的人力资源、多元化的场景资源等,共同构成了剧组的首选要素。

  丰富的场景内容,精准匹配全类型拍摄需求。除了大志影视基地,金水区还拥有“文商旅”载体434个,占全市1/3以上。其中郑州记忆1952创意园、农科路酒吧街、花园路飞机楼等特色场景,可精准匹配古装、都市、年代、职场等多元题材拍摄需求,真正实现“一区取景、全类型覆盖”。

  充沛的人才资源,为产业加速集聚提供了持续动能。辖区MCN机构40余家,吸引汪汪短剧等发行平台入驻,汇聚专业影视人才约1.2万人。多所高校开设有影视相关专业,年输送毕业生2000余人,形成了稳定的人才供给体系。

  随着《实施方案》的出台,金水区谋定后动,一场系统性的产业链升级行动全面展开。

  金水区计划设立微短剧产业发展工作专班,推动微短剧产业向规范化、专业化、集群化方向高质量发展。同时,打造一站式产业服务平台,拟设立微短剧审查分中心,加快短剧审批环节;设立产业发展基金,重点扶持优质剧本创作和头部企业培育。

  此外,金水区联合高校共建“微短剧产业学院”,开设编剧、导演等定向培养班;设立青年编剧孵化工作室,建立数字化人才库,持续为产业造血;大力实施“微短剧+”行动,推动与文旅、非遗、品牌等跨界融合,开发影视主题旅游线路及衍生文创,打造“跟着剧组游金水”IP,构建“拍摄配套消费”生态闭环。

  金水区文化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郑州市文化创意产业核心承载区,金水区正抢抓微短剧产业爆发式增长的战略机遇,以打造“中部地区微短剧全产业链影视园区”为目标,坚持“政府引导不主导、补位不越位”的工作思路,以“人才集聚+产业融合”双轮驱动,全力构建集拍摄、创作、交易、文旅等于一体的产业生态新高地。(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屈晓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