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县竞逐影视文创赛道 出品电影斩获国际奖项
近日,2025第二届“金童奖”澳门国际儿童电影节暨首届中国(澳门)国际动画电影节传来喜讯,由湖南万一文化有限公司、湖南宏源文化有限公司、湖南芒果影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出品的儿童励志电影《踢出个未来》斩获“优秀影片奖”,成为本届电影节中一道亮眼的 “湘味” 风景线。
《踢出个未来》的获奖,让湖南校园足球的励志故事成功登上国际舞台,成为展现中国青少年精神风貌的生动载体。据悉,电影主要出品方和制片方均为长沙县企业,主创团队同样来自长沙县。
从“力量之都”的智造标签,到打造出影视文创全链条产业集群、担当起“星沙出品”“星沙制作”新角色,近年来,长沙县积极引导、服务企业布局影视文创领域,衔接创新链和产业链,谱写出新时代影视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星沙篇章。
作为国内首部以湖南校园足球为背景的轻喜剧儿童励志电影,《踢出个未来》改编自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第五完全小学足球队(石门五小)多次斩获全国冠军的真实事迹。影片讲述了王小奔、邱飞宇等热爱足球的少年,在资源匮乏的条件下,与退伍军人出身的落聘教练赵昂相遇,众人在不被看好的困境中携手拼搏,最终夺得全国冠军的热血故事。
“大山里的孩子踢足球,能夺冠靠的是敢冲、敢闯、吃得苦霸得蛮的拼搏精神,这也是湖湘精神的当代表达!”湖南万一文化有限公司负责人、电影总制片人万星介绍,“拍这部电影时,我也曾几度想放弃,但当我亲眼见证着球队一路拼到全国冠军,他们的‘野性’让我也深受鼓舞。”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长沙县路口镇人,万星始终坚持将湖湘精神注入光影艺术,用新的语言、新媒体艺术讲好湖湘故事,更多、更大范围地展示湖湘文化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的美。据了解,《踢出个未来》计划进一步翻译为多种语言在全球10余个国家发行。
“如今,一大批题材同质化严重的电影,让不少观众因审美疲劳丧失了观影的乐趣,如何找到优质题材成了一大难题。”在万星看来,答案其实就藏在脚下——长沙县红色资源丰富密集、工业传统底蕴深厚、创新基因生生不息,先后涌现出黄兴、杨开慧、田汉等一大批革命先驱和仁人志士。
“作为当代电影人,我认为自己有责任也有义务去进一步挖掘本土历史人物故事,为家乡出一份力。”万星坚定地说。目前,企业正在筹备拍摄国内首部AI红色短剧,将以长沙县红色资源为素材,预计投资超千万元。
一直以来,长沙县高度重视视频文创产业发展,将其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重点布局。目前,全县已形成涵盖影视场景搭建、制作、拍摄、剪辑、人才培养等全链条的发展路径。
实景基地是影视产业发展的“刚需”。走进长龙街道的熊猫片场,3500平方米的工业厂区里,医院、别墅、办公等现代生活场景一应俱全,能够满足剧组各类场景需求。
“短剧讲究快节奏、低成本,实景搭建的场景无疑是最佳选择。”熊猫片场创始人李伟东说,“长沙短剧拍摄市场前景广阔,我们希望以熊猫片场为起点,吸引更多剧组和人才,共同推动这一新兴领域的蓬勃发展。”2024年,片场接待了300余个剧组拍摄。
如今,凭借丰富的场景和日益完善迅猛成长的影视基地,长沙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影视公司和影视创作者“落户”。
今年5月,“荟聚湘龙·共建长沙文化影视新地标”来悦文化影视基地入驻企业签约仪式在长沙县湘龙街道举行。活动现场,稚虎(上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湖南竖店影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等四大企业正式签约,入驻来悦文化影视基地。
“我们首创‘街道即片场’的运营模式——通过不间断的短剧摄制、演绎直播、艺人海选,将传统商业空间转化为沉浸式影视主题新消费场景。”来悦文化影视基地项目运营方湖南芒果创客大数据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何姜燕介绍,基地将通过“演绎直播+短剧基地+新媒体教培”的深度融合新模式,创立长沙城北、环马栏山产业带最具产业价值的影视文化产业发展新高地。
竞逐影视文创赛道,长沙县已经起跑,如何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构建全产业链生态体系,是关键之举。
在湘龙街道湘龙文创园的湖南天合智造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合智造),“影视”二字一头连着城,另一头连着校。2024年,天合智造借力高校合作模式开疆拓土,与20余所本科院校开启联合办学。
“影视人才是未来影视文化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需要多维度的影视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影视人才集聚地。”天合智造董事长毛有权介绍,当前,企业已形成“内容制作+人才培养+技术应用”的全产业链布局,采用院校合作与实训基地双模式,打造属于中国影视行业的“黄埔军校”。
一流的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最好的“梧桐树”和“吸金石”。在长沙县,每一个项目、每一家企业成功落地的背后,都凝聚着“保姆式”的优质服务。
“在整个洽谈和签约过程中,街道工作人员多次同企业开展对接,将政府对影视文创企业发展的扶持政策进行了详细讲解。”今年5月刚入驻来悦文化影视基地的长沙冲击播传媒有限公司运营总监刘杏林坦言,从5月份确定入驻意向,到当月启动装修、投入运营,节奏之快令刘杏林感慨:“街道展现出的‘想在前、做在先’的诚意是我们下定决心的关键。”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从场地协调、证照办理,到正式入驻、装修审批等环节,长沙县急企业之所急,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这种“设身处地为企业着想”的服务精神,让企业深感“被重视”“被认可”。
“我们目前有400多名员工,许多骨干来自全国各地,子女就近入学一直是个难题。”墨天(湖南)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袁理介绍,企业快速发展的背后,是人才“引进来”与“留得住”的双重挑战。
从走访调研中了解到这一诉求后,长沙县迅速化身“服务专员”,梳理辖区学位资源,制定“一企一策”解决方案,成功帮助多名该企业员工子女解决就近入学问题。
“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政府的贴心服务和大力支持,我们选择星沙,扎根星沙,看中的就是这里良好的营商环境。”袁理感慨,“有了好环境,企业一门心思谋发展。我们目前正全力以赴拍摄总台央视《城市风华录》《赢在AI+》等6个项目,同时还有15个项目已经完成签约,预计今年营业收入可达1.4亿元。”
在优越的营商环境吸引下,长沙县影视企业不断扩大“朋友圈”,产业集群的发展态势初步形成。透过荧幕上“跃动”的光影,不仅折射出长沙县构筑影视文创链的“加速度”,也描绘出影视文创产业发展的崭新未来。(邬振)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