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持续推动“文旅+”赛道“立园满园”
当游客涌入焕然新生的工业遗址,在红砖墙前定格成都时刻;当一个个数字文创企业扎根园区,孕育出叫好又叫座的精品佳作……培育壮大文旅主体、探索建设文化和科技产业融合发展试验区、深化推进文化事业单位和国有景区管理体制改革,成都以文旅融合重点改革为举措,助推“文旅+”赛道“立园满园”。
在成都平乐古镇微短剧《龙门茶馆》拍摄现场,八仙桌、盖碗茶、算盘等道具一应俱全。剧组工作人员正紧张有序地进行拍摄工作。
《龙门茶馆》出品方成都文旅集团旗下成都天府宽窄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赵斌表示,该剧尝试融入平乐古镇的非遗特色,为当地的农创、文创提供一个展示平台,让观众能“跟着影视去旅行”,通过微短剧为景区文旅赋能。
以影带旅,以旅促影。近年来,《哪吒》系列电影、《故乡,别来无恙》《爱很美味》《小小的我》《白色橄榄树》等“成都造”或是在成都取景拍摄的影视作品持续走热。从雪山、大熊猫等自然元素,到潮流街区、生态公园、特色小店等多元城市街景,剧中的一幕幕“名场面”变成游客们旅行攻略中的“打卡点”。影视IP的火热为文旅融合和文旅企业发展注入了活力。
“快来,给我和‘成都’拍一张照。”天南海北的游客会聚在东郊记忆“成都墙”前,感受历史与现代的交汇,工业遗存与潮流时尚的融合。
近年来,成都加快建设“三城三都”,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在此背景下,成都传媒集团东郊记忆园区依托独具特色的工业遗址,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效益。
从“工业锈带”蝶变为“文创秀带”的东郊记忆,园区入驻商企超300家,其中引入超80家首店,包括20家全国首店和21家西南首店。成都传媒文化投资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2024年东郊记忆举办各类活动超2500场,吸引游客近1800万人次,整体营收超30亿元。
改革焕新的不止东郊记忆。今年6月,悬疑剧《遗忘的时光》在成都传媒集团(成都传媒产业集团)运营的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开机。该剧在成都全程取景拍摄,非遗博览园是重要取景地。依托“非遗+”,非遗博览园积极探索融合发展路径。据相关统计数据,园区已累计接洽客户300余家,同时还计划引入顶流明星户外演唱会、多功能剧场等多元业态提升“留量”。
位于郫都区的成都影视城热火朝天,多个剧组在进行拍摄工作。作为成都影视城入驻企业之一,天府宽窄的办公室里同样繁忙火热,工作人员正在有条不紊对接各个项目。
据了解,天府宽窄在入驻成都影视城后,实现了规模化发展,有望成为又一个“镇园之宝”。近年来,该公司不仅接连推出多部高品质影视剧,还打造“中国喜剧梦工厂”品牌,连续推出爆款综艺产品。赵斌告诉记者:“我们正在加速推进《苍穹以北》《我们的1977年》《熊猫超人》等标杆影视项目的研发与制作,持续输出‘成都出品’精品文艺作品,重点培育彰显四川元素、成都特质的‘中国故事村’品牌,打造集文学IP孵化、剧本创作、版权交易、人才培训等为一体的内容孵化平台,夯实影视产业链内容源头。”
《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的决定》就“园区”建设提出,“做强成都核心承载地,推进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天府国际动漫城、成都影视城、峨影1958等产业园区建设。”
培育各具特色的“镇园之宝”,以改革之力推动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发展。成都影视城相关负责人介绍,园区已汇聚500余家影视文创企业,壹同制作、灵河文化、鼎盛佳和等8家行业头部企业作为“镇园之宝”扎根于此。“未来,园区将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向影视文旅、影视科技、影视装备制造等领域拓展,全年计划新招引企业120家以上。”(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吴雅婷 王茹懿)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